新生兒保單規劃SOP(2023年10月更新)

新生兒保單投保前要注意什麼,提供新生兒投保流程,注意事項及建議內容,讓新手爸媽簡單上手

最後更新日期 2023/10/31 by 31姐姐

許多父母在小朋友出生時,會幫他們買保險,但由於新生兒出生後會做許多檢查,建議父母在各項檢查結果出來前就先完成投保,讓保單的效益最大化,以免因新生兒檢查出疾病,保險公司對其投保有所限制。

金管會針對新生兒篩檢排除等待期

根據金管會保壽字函令規定,保險公司商品設計時,契約條款應明定新生兒篩檢之相關疾病排除等待期間規範。如今新生兒篩檢已擴大至21項,只要是在新生兒篩檢結果出來前完成要保程序,即便篩檢異常結果是發生在等待期間內,保險公司依然會負起給付責任。

關於保險公司的投保規則

大部份保險公司對於新生兒投保規則要滿足下列條件:

「新生兒投保須出生且健康出院,並有身分證號碼」,所以若還未出院的寶寶要等到出院後才能投保喔!

「母體內滿36週出生之新生兒投保,且體重大於2500公克」,也就是要足月37週且體重大於2500公克。

若低於37週或體重2500公克以下則為早產兒,需延後1個月以上(詳細流程需看各家規則)

不過少數保險公司可接受低於37週體重大於2500克比照一般新生兒投保,小朋友的體重還是佔蠻大關鍵

新生兒投保SOP

新生保單規劃建議

新生兒保單建議用定期醫療來規劃,好處是保費較低保障可以拉高,詳見文章:什麼是罐頭保單?

1、住院醫療險(醫療實支實付)

小朋友在成長階段,有可能因抵抗力不足而生病住院,這時住院醫療險若有規劃,就可提供足夠的病房補助及彌補醫療材料費的支出,如果預算足夠的話,建議搭配2家的醫療實支實付,好處是更能提高「病房費及醫療雜支的額度」, 也可做到互補不足。

2、意外險

醫療險可提供住院時的保障補貼,但若是意外發生的小碰撞及擦挫傷、傷口縫合等僅需門診就可以治療的費用,就得靠意外險裡的意外醫療來支付,意外險中的意外日額也提供骨折保險金,也是醫療險沒有的。

意外險裡有沒有「重大燒燙傷」保障也非常重要,根據衛生署統計,台灣地區1到14歲兒童死亡原因中,排行第一的是意外事故傷害,而在這其中燒燙傷又是最常發生的事件。相關資訊:兒童燙傷基金會網站

3、重大傷病、癌症一次金

依照衛福部的統計資料,癌症是18歲以下兒童及少年第4大死因,相較於成人癌症,兒童癌症的治癒率高,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約8成,目前兒童常見申請重大傷病卡的項目有:癌症(惡性腫瘤)、小兒麻痺、腦性麻痺、克隆氏症、川崎症、紅斑性狼瘡、慢性精神病。所以除了癌症險以外,規劃重大傷病也是必需的。相關資訊:兒童癌症5年存活率8成,早期診治效果佳九字訣邀父母

4、失能險

失能險可以給付因疾病或意外造成的失能狀態,例如因重大傷病產生嚴重失能無法工作,活動需長期依靠他人扶助時,失能險就可提供持續的收入/生活費補償。

由於現行失能險能規劃的額度有限,且保費需多加約1萬左右,若以先求有再求好,以下提供之新生兒方案,適用0-15歲以下範圍

******以上方案新生兒需符合37週且2500克以上,若低於標準將另提供其他方案

基本型(雙實支、單意外)

******以上方案新生兒需符合37週且2500克以上,若低於標準將另提供其他方案

經濟型(單實支、單意外)

詳細內容可來信或加版主官方帳號詢問~

聯絡我

相關文章

110年12月起15歲以下孩童保單須給付喪葬費最高61.5萬

保險理賠實務-生長板導引膝外翻手術

31姐姐
31姐姐
文章: 30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